天河城市更新“十四五”開新局 以更大魄力做強城市發展引擎
發布時間:
2021-10-12 15:37
來源:
作者:
?奮進“十四五”,開啟新征程,天河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昨日,在廣州市召開的城市更新工作推進會上,新塘、新合公司“城中村”改造項目(以下簡稱“新塘新合項目”)宣布進入新的建設階段——50棟復建住宅樓全面實現封頂,其中11棟已交付村民,30棟已裝修完畢即將交付村民,9棟正在辦理竣工驗收。另外6棟融資區內返還村民住宅樓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村民的“回遷夢”指日可待。
天河城市更新“十四五”開新局
以更大魄力做強城市發展引擎
新塘新合項目全部回遷住宅已實現封頂
奮進“十四五”,開啟新征程,天河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昨日,在廣州市召開的城市更新工作推進會上,新塘、新合公司“城中村”改造項目(以下簡稱“新塘新合項目”)宣布進入新的建設階段——50棟復建住宅樓全面實現封頂,其中11棟已交付村民,30棟已裝修完畢即將交付村民,9棟正在辦理竣工驗收。另外6棟融資區內返還村民住宅樓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村民的“回遷夢”指日可待。
小新塘有大未來!作為廣州市首批啟動改造的9條城中村之一,新塘新合項目在曲折中艱辛探索,不斷破解城市更新中的“老大難”問題。在天河區首創公開招標引入合作企業后,近年來,新塘新合項目駛入城市更新“快車道”,融入天河智慧城發展熱潮中。
未來,天河將全力推進28個舊村改造項目、30個舊廠改造項目以及27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進一步深化城市更新推進高質量發展工作,逐步實現城市空間布局優化、產業轉型升級、人居環境改善,推動實現城市面貌年年有變化、五年大變化、十年煥然一新。
天河區首個公開招標引入合作企業項目
新塘新合項目位于天河區東北部,它與天河軟件園和廣州科學城為鄰,廣深高速和大觀路從中穿過,是廣州東部地區的重要交通節點之一。歷史上被稱為“小新塘”,以此區別于增城區新塘鎮,不過它的改造體量不算小,總用地面積為66.84萬㎡,約等于兩個獵德村。基于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較大的發展空間,新塘新合項目一直備受社會關注。
對于村民而言,早日改造也是他們共同的心愿。過去新塘新合項目如其它“城中村”一樣,存在“握手樓”林立、建筑無序密度大、公共配套不完善、基礎設施老化,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等問題,群眾對舊改的呼聲較為強烈。
2010年,新塘新合項目作為廣州市首批啟動改造的9條城中村之一進入改造流程。期間因為改造模式變更和后期資金短缺問題陷入困境,為暢通后續改造工作渠道,新塘、新合公司申請將改造模式由“公開出讓”調整為“自主改造”模式,并在無任何先例可循的前提下,率先實踐采用電子競價方式引進合作企業,由村企合作共同實施“城中村”改造。
新塘新合項目自此翻開了新的一頁,自2015年合作企業入局后,不到4年時間便實現了首次回遷分房。2019年5月30日至6月4日,新塘新合項目第2次搖珠分房順利舉辦,E、F地塊的約1300套回遷房全部分配到位,村民及職工陸續分到新房,臉上寫滿了激動與喜悅。
日前,新塘新合項目宣布進入新的建設階段,村民走向美好生活的腳步再提速。“終于等到這一天。以前很羨慕別的城中村回遷分房,很快就能輪到我們了!”村民簡先生說,他們一家人都盼著收樓回遷的日子趕緊到來。
截至2021年5月,該項目復建住宅D1、D2、D5地塊完成竣工備案;復建住宅J2地塊主體結構封頂,正在開展裝修工作;復建集體物業H2、H3、H4地塊正在前期開發和方案溝通階段;集體物業A、J1、E2地塊、融資區I地塊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緊鑼密鼓的施工節奏,讓村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一步步實現。
未來將助力天河智慧城產城融合
新塘新合項目位于天河智慧城,其改造進程對于天河區意義重大。
天河智慧城去年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定名為廣州天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如今,園區集聚了以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為主的科技類企業2200多家,形成了以高端軟件業為創新龍頭引領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格局。
作為天河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天河智慧城正以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賦能高質量發展,以城市更新賦能產城融合,未來著力打造成“智慧產業新區、品質宜居新城”。
新塘新合項目落實“面向灣區的天河智慧城”的區域整體定位,緊接華觀路東門戶,目標打造新塘智慧綜合城區。結合舊村改造豐富科教文化、醫療保健及購物等現代服務配套,打造現代高端智能型社區;同時承接天河軟件園片區,發展高新技術創研服務,推動金融科技服務、創新孵化、商務辦公等高價值產業發展,形成智慧城核心區東部商務中心;優化職住平衡,促進產城融合,項目改造后釋放產業空間43萬㎡,預計可拉動固定資產投資約167億元。
項目的實施將釋放更多土地資源,幫助產業發展提質擴容,同時改善周邊人居環境,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項目成功改造后,建筑密度將顯著降低,改造后總體建筑密度由改造前的43.7%降低為29.6%。同時綠地率提升,改造后各地塊綠地率提升為29.6%。這里還將建設總建筑面積約3.55萬㎡的公共配套設施,安置區配置一所中學、一所小學,新增3個幼兒園、文化站、居委會、衛生站、公廁、肉菜市場等。
讓產業用地有可持續發展空間,讓人才有安居樂業的環境,促進職住平衡,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新塘新合項目的改造將優化天河智慧城的生產、生活、生態布局,增強總體競爭力,不斷提升發展的能級。預計待智慧城5條城中村改造完成后,可釋放產業用地76.5公頃(占比18.2%)、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及綠地131.99公頃(占比31.4%)、居住用地212.2公頃(占比50.4%)。釋放產業空間309.48萬㎡。片區產居比41%,預計可拉動固定資產投資超1200億元。解決10萬人的就業需求和13萬人的居住需求。
全力做強城市更新、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雙引擎”
當前,天河正全力做強城市更新、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雙引擎”,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展現天河擔當,在“一核一帶一區”建設中貢獻天河力量,在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中走在前列,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典范。
去年,天河明確城中村全面改造三年實施方案、五年行動計劃、十年改造規劃,將23條村(28個項目)全部納入改造計劃中,加速全區城市更新改造工作。迎著天河新一輪城市更新的熱潮,2020年底吉山村宣布全面啟動改造,10月底完成引入合作企業表決后,不到2個月內即正式啟動項目。
“十四五”大幕拉起,天河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快的速度推進城市更新。3月14日,棠下新墟1904套安置房完成搖珠分房,村民開始回遷。如今,冼村三、四、五期,新塘、新合公司剩余地塊,車陂十二社等復建項目進入沖刺階段。改造全面完成后,將提供420多萬平方米居住面積,為超7.5萬居民提供新居,增加公服設施超15萬平方米,綠地面積近50公頃,提供產業面積180萬平方米,年均創造GDP約320億元。
下一步,天河將堅持產城融合、職住平衡、文化傳承、生態宜居、交通便捷、生活便利,以城市更新為突破,顯著提升城市能級,努力實現更可持續的發展,在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中全方位高水平走在前列。以城中村為抓手,統籌推進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預計未來全區城中村改造工作完成后,可提供產業空間約1500萬平方米,拉動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近5000億元,年均創造GDP約2000億元。
來源:廣州日報
廣州兢業建筑結構技術有限公司于2002年在廣州成立,注冊資本350萬元,屬于行業內經驗比較豐富的鑒定單位。主要從事建筑結構加固補強、房屋安全鑒定、工程技術咨詢服務及特種專業工程承包等相關業務。了解更多 :房屋鑒定收費標準。
關鍵詞:
相關新聞